“人间镜像”开展 再现汉晋广州历史图景
卜松竹

  红玉髓玛瑙水晶玻璃珠饰

  五灵博局纹铜镜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常丝茗)4月29日,“人间镜像——广州汉晋墓葬的生命叙事”展览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展览围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汉晋墓葬考古成果,精选208件套馆藏文物、手稿和资料,分“相会:番禺城的那些人”“墓葬:沟通生死的桥梁”“转身:摇身一变的广州人”三个单元,讲述鲜活生动的广州人和广州故事,再现汉晋广州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

  本次展览是目前广州地区展出文物数量最多的汉晋文物临展。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展览第一单元“相会:番禺城的那些人”,选取具有明显身份特征的玉环、铜弩机、玉佩、陶壶、铜印、金指环等随葬器物,讲述秦汉以来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齐聚番禺城,共同开发、建设家园的故事。

  展览第二单元“墓葬:沟通生死的桥梁”,从广州汉墓的主要类型、仪式、图像等方面,讲述汉代广州的丧葬习俗。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玉器、蕴含海丝文化意涵的珠饰、工艺考究的陶器和青铜器以随葬品之名重现展厅,深刻反映出两汉时期广州先民的生存哲学和生死观念。

  当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于是有了广州人。展览第三单元“转身:摇身一变的‘广州人’”,通过定居岭南的新居民,以及日常器物的流变等方面,再现北方战乱动荡、中原人南迁、民族融合加强的多重时代变迁下,广州城里晋代大族的富庶生活。代表晋代陶瓷工艺技术的青釉器、器型小巧精美的金饰、琉璃珠饰等随葬器物,反映了广州丧葬习俗总体上由繁入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