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春磁场” 擘画人才强市
李直建

  东莞以满满的诚意迎接广大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

  “百万英才汇南粤”广州站招聘会现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名企众多,就业机会很大,而且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舒适,在东莞就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近日,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上,来自广州大学的小胡表达了对东莞的喜爱之情。

  连续两个月,东莞分别赴广州、杭州招贤纳才,以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满满诚意,迎接广大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近年来,东莞重点依托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研平台,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写下“人、产、城、文”共鸣共进、共生共荣的佳话。

  频发“求贤令”诚邀青年人才

  202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重磅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向全国英才发出最强“求贤令”,诚邀百万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奔赴南粤热土。

  东莞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万亿级电子信息集群、5000亿级装备制造集群及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三大千亿集群。东莞的产业链体系涵盖34个工业大类,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产业蓬勃生长,全国第四座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在松山湖先行启动,滨海湾人工智能先行区加速腾飞,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月16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在广州举行。东莞市发动了1300多家优质企业参与线上线下招聘,提供超2.4万个优质岗位。其中,46个用人单位现场参会,涵盖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头部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市属国企。

  4月19日,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东莞以国家级科研重器领衔,会聚覆盖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与国家级创新载体,形成“科研—产业—人才”的黄金三角,提供了上千个优质岗位,以最大诚意欢迎广大英才,以最优薪酬打造人才价值释放高地。

  从一年一度的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向海内外人才广发“求贤令”,到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到国内各重点城市招贤纳才,东莞以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满满诚意,迎接广大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

  “东莞元素”招贤纳才诚意满满

  在引才过程中,“东莞特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百万英才汇南粤”广州站招聘会上,“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重要科研成果——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亮相现场,让众多求职者切身体验“AI+机器人”人形双臂机器人的硬核科技。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展示的人形双臂机器人,可实现多种机器人高端应用控制,突破传统单臂限制,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人机协作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东莞还精心打造了以“最传统mix最潮流 才聚东莞 逐梦湾区”“寻味东莞,领略莞邑烟火气”为主题的非遗文创展区和美食展区,让所有来到现场的人才通过莞香、龙舟、千角灯3D模型等展品深入感受东莞传统文化,与莞小鹅公仔、哪吒和劳拉潮玩同框合影,当一回“潮流达人”。

  在“百万英才汇南粤”杭州场,以“东莞大道”命名的沉浸式主题展区成为焦点。这条长约120米的东莞大道特展区,寓意广东到杭州的1200公里距离,以“看得见的精彩都市”的主题讲述了粤浙一家亲、杭莞双城的发展故事,吸引了长三角高层次人才驻足交流。此外,东莞企业徐福记向求职者赠送公司的经典零食产品——酥心糖礼盒,将“特别的甜给特别你”,传递城市温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现场年轻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领甜蜜”,来自东莞的这份“甜蜜”让年轻人充分感受到东莞的包容与热情。

  十年增加两百多万人才

  东莞的求贤若渴为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提供了绝佳的求职机会。小胡是广州大学物联网工程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想留在珠三角城市工作。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现场,他向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递交了简历,并与招聘人员进行了初步面谈。

  “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名企众多,就业机会很大,而且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舒适,在东莞就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小胡说,他想应聘的是应用工程师岗位,企业给出的待遇比他预期高出不少。

  当天,来自韶关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李将第一份简历投给了东莞高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手机摄像头研发制造企业,东莞高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主要招聘研发工程师、ESG专家、软件开发工程师、视觉应用工程师等岗位。小李是吉林人,曾在东莞一家公司实习了好几个月。她说,东莞不管是文化设施还是消费环境,体验感都很好,希望能在东莞找到理想的工作。

  近年来,东莞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书写了一段段佳话。从2015年开始,东莞每年都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线上线下超10万名高层次人才共襄盛会。短短10年间,东莞人才总量从100余万增至328万,以人才为牵引,产业、城市、人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东莞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去年还首次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全国前十,排名上升5位。

  东莞正在以“青春磁场”激发人才创造力:仅2024年,东莞就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累计建设博士后平台103家,累计招收博士后1000多人。新设立省博士工作站29家,累计141个,引进博士6300多人,数量居全省前列。

  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东莞市重点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研平台,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加大研发投入为重要抓手,加快平台、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一体化布局,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例,其创新样板工厂板块走出成果高效转化的“松山湖模式”,先后引进27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直接孵化38家产业化公司,销售合同额8.5亿元,其中18个项目融资近10亿元、市场估值超50亿元,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

  通过出台扶持科技人才创业实施管理办法,东莞已资助4个省创新科研团队和7个市创新科研团队,向13个初创企业发放租金补贴及里程碑发展奖励。项目实施以来,共有入库企业(项目)68家,推动10家企业实现融资,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家,年销售超千万元的企业7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已经有2个战略科学家团队、11个省市创新科研团队、900多名高端人才和超1万名创新创业人才扎根东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21年的73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1.0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79家增长到189家,“科创智造”越来越成为东莞最耀眼的一张名片。

  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青年人才选择东莞,因为这里装得下他们的未来。对于人才,东莞市致力于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在资金、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人才,助力人才轻装上阵,无忧逐梦。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东莞为其定制了“安居乐业”大礼包,包括最高10万元的新引进补贴、最高1.8万元租房补贴、最长15天免费住宿,创业者还可享受最高500万元额度的全额贴息贷款。

  南城商会青年企业家、广东粤锦绣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颖彬直言,无论是人才的创新创业,还是企业的发展,东莞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东莞政府重视人才,爱护企业,对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都非常大。比如保障人才子女的教育、提供人才公寓、放宽落户条件等,这些都对企业留住人才,起了重要作用。”郑颖彬说。

  东莞还通过“数字贷”贴息、中小企业转型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智改数转”。2024年,推动6407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5.5%,为人才提供“技术红利”与“职业蓝海”。

  产业生态的“强支撑”更为创业注入信心。据东莞市人社局统计,2024年,东莞以“创业东莞”服务品牌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索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模式、创新开展咖啡创业实训项目、升级打造针对创业成长期的品质创业提升训练营,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成功助力市场主体数量顺利突破180万户大关,连续12年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东莞,这座人均年龄只有33岁的青春之城,正怀揣满满的诚意,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有志青年共赴一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