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不少招聘平台出现养老顾问、养老规划师、养老事业合伙人等岗位的招聘信息,有的声称“工作内容简单,轻松月入十万元”。养老规划师真能帮老年人规划老年生活吗?(4月22日《工人日报》)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分别为22%、15.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良好愿景,养老服务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如何养老”“靠啥养老”进行提前规划,具有打基础、提质效的重要意义。
职业的养老规划师能够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无疑将有效回应旺盛的市场需求。不过,跟所有新兴职业一样,养老规划师及相关职业面临良莠不齐的问题,在积极发挥“养老规划”作用且满足很多老人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其本身缺乏应有的标准和规范,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乱象。最突出的表现为,目前养老规划师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服务的项目、范围和收费上缺乏相应的标准,也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导致消费选择和外部监管出现了盲区。
正是有了上述基础性缺陷,一些“养老规划师”往往打着专业旗号,以“高端养老方案”“定制化服务”为幌子,诱导老年人预付高额费用,甚至实施集资诈骗。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其进行规范已成当务之急。对形形色色的“规划师”进行规划,让其健康发展,还需要针对此类新兴职业的特点、现状和未来趋势,将此类职业纳入新增职业目录之类,并赋予其规范的职业名称。在此基础上,要出台相应的准入条件、从业资格、机构认定、服务内容、价格标准和用户评价等参考标准和行业规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参考,也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提供依据,再辅以全方位的外部监督,养老规划师才能真正成为老年生活的强大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