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艺术联展”开幕
粤剧大师 百年流芳
张素芹

  马鼎盛赠马师曾墨宝给广东粤剧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通讯员薛才焕 摄

  马师曾、红线女在抗战时期曾率剧团辗转粤桂两地义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人续写传奇,于1956年赴京展演的《搜书院》为粤剧赢得“南国红豆”的美誉,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将粤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红线女将一腔赤子情怀投入粤剧事业的建设当中,以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践行着“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两位宗师用毕生心血证明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人民、呼应时代的生命长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素芹)2025年是马师曾诞辰125周年、红线女诞辰100周年。“纪念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艺术联展”前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揭幕。展览通过生动呈现马师曾、红线女两位粤剧艺术大师的生活形象和舞台形象,深入展现其艺术精神与家国情怀。展览既是对两位宗师的深切致敬,也是对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的积极回应。

  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广东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胡智荣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本次“马红联展”作为纪念两位大师系列活动的开篇,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进行首展后,计划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及佛山、江门、中山等地巡展。此外,马红经典剧目《山乡风云》《搜书院》《关汉卿》的复排展演、马红艺术传承座谈会一系列活动也将于年内接连推出。

  本次联展由《粤剧一代宗师马师曾艺术人生展》《愿得此身长报国——马师曾、红线女赤子丹心爱国情》两个展览联合展出。

  《粤剧一代宗师马师曾艺术人生展》通过大量珍贵实物展品和详尽的文献资料,解码马师曾的艺术生涯。该展览分为两个单元。其中,“艺海弄潮革旧韵”单元再现了马师曾早年革新粤剧的历程:他广泛吸纳各家所长,开创“马腔”艺术;他积极革新,改舞台官话为白话演唱,推动全男班、全女班向男女合班转变,奠定了现代粤剧的根基。“红船踏浪启新声”单元展示了马师曾1955年回到广州以后在艺术道路上的重要实践与探索,通过丰富的剧照集中展出马师曾的两部重要代表作品《搜书院》和《关汉卿》的创作历程。

  《愿得此身长报国——马师曾、红线女赤子丹心爱国情》聚焦马师曾、红线女在国家危难中的艺术担当,通过“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为时代而歌”三大单元书写马红二人的爱国情怀。

  联展开幕仪式上,马师曾、红线女次子马鼎盛赠马师曾“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与人言”墨宝给广东粤剧院,他表示:“父亲一生热爱粤剧,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与人言’是他为人处世的生动写照。两位宗师用毕生心血证明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人民、呼应时代的生命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