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天吃完晚饭,趁着有空,我拿出手机,点开了自己的视频账号,惊讶地发现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百多个粉丝竟然少了一个,我不甘心地高声嚷嚷:“我真想发条视频问问到底是谁取关了我,凭什么取关我,赶紧给我回来呀!”一旁的儿子笑着说:“取关不是很平常的事吗?想想你以前那么喜欢看一个游戏视频,现在有空时都在看短剧啦。”
儿子的话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半年前,那时候我突然迷上了看一个游戏视频,为此还关注了好多个发类似视频的账号,而且大数据也在不动声色地发来相关视频。那一段日子,我每天都要刷这些视频,哪怕挤占了睡眠时间也要把新更的视频看完,那痴迷劲无法用言语形容。个中原因,可能是这些视频给我提供了情绪价值。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就不喜欢看这类视频了,我找到了新的提供情绪价值的方式——看直播。我不再刷那些视频主的作品后,抬手低眉间就取消了对他们的关注。记得那时我刷到一个“河蚌开珍珠”的直播,瞬间就迷上了,不仅立即关注,而且每晚追着直播看,看得如痴如醉。也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直播间突然就淡出了我的生活,我不追直播了,这个号也退出了我的关注行列。
现在我的乐趣是看短剧,看得沉迷,而且因为短剧热,我与朋友聊天时便有了共同话题。这么想来,偏好这种东西是会转移的。
生活中,偏好转移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人以前喜欢打游戏,后来就喜欢看小说了。有的人以前喜欢餐餐点外卖,突然有天开始心心念念着每顿自己做羹汤了。有的人一直喝白开水,一个机缘巧合就爱上喝咖啡……我们转移着自己的偏好,也被别人的偏好淘汰着。
我有自己的社媒账号,说不关注粉丝数,那是假的,纵使表面不说,内心还是对流量在乎的,别人的评论也会细看与回复。这次少了一个粉丝,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发的视频质量本来就不高,属于生活流水账,它们也许在某一刻因为某个细节走进过某个人的心里,让其为之停留,但时光流逝,我没有进步,没有创新,没有了能吸引人的点,被粉丝放弃也在情理之中。要想持续吸粉、固粉,我还要多花些心思,把内容做好。
运营社媒账号只是生活爱好,我并不以此谋生,多一个粉丝少一个粉丝,没必要为此纠结而影响心情,理解和包容是我该持有的生活睿智。想到这,我没有再沮丧,但也重新认真对待社媒账号的更新与运营,持续上新了一些质量高的内容。慢慢地,我发现涨粉了,点击量也变高了。
认真做事是会被“看”到的,不要浮躁,沉下心来,先把自己做好、做强,吸引力自会提升,会有新的粉丝,取关了的粉丝说不定也会回关。
爱是经久不衰的,偏好则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随着我们的心情而发生转移,那些真正沉淀下来能长久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偏好,不会很多,但会变成一种热爱,丰盈着我们的人生。正因如此,面对偏好转移,我们的心态大可放平和、从容些。
人生路长,有来有往,让我们欣喜于被喜欢,也坦然于被筛选。
(管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