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子宁)记者昨日从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日前,该局推出全市首个“佛山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以“政府出策+高校出力+农户出品”三方联动模式,为地理标志产品插上数字化“翅膀”。
此外,在地标品牌化上,“顺德国兰”“顺德鳗鱼”等四大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初审,标志着佛山在地标品牌化与产业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为了让优质地标产品打破地域限制和传统认知局限,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携手打造“佛山地标好物”平台,为地标产品推广给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为盾,电商直播为矛”的破题方案。该平台从三方面为地标产品打通线上“黄金通道”。
一是准入筛选。据悉,顺德将建立地标产品电商准入规范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二维码溯源等技术,保障产品品质与品牌权益。
二是人才孵化。该局表示,依托该平台,顺德将开设“地理标志直播运营”等课程,建设校内直播实训基地、学生团队实战运营直播间,以“实战化教学+项目制运营”培养懂电商、懂地标、懂文化的复合型直播人才。
三是产销闭环。该局表示,未来将链接地标博览会等国际展会资源,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产区政府领导打造主题直播,推动产品销量提升。
此外,据顺德区市场监管局介绍,该区的四大地理标志产品“国字号”认证在即,“顺德国兰”“顺德鳗鱼”“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四大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
该局介绍,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推进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工作,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区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通力协作,深入行业协会、企业,全面梳理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形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推动顺德区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顺德国兰、顺德鳗鱼、陈村蝴蝶兰、陈村年桔)转化为地理标志产品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这标志着顺德地理标志工作迈上了又一新台阶。”该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