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国际贸易论坛聚焦物流变革路径
许晓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晓芳)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作为国际贸易的“动脉血管”,物流业为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关键支撑。

  然而,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航运成本飙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挑战,正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如何以数字化与绿色化革新贸易链路?4月16日,在2025年珠江国际贸易论坛“物流护航 畅渠道谋发展”专场上,一众专家共同探讨了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物流变革路径。

  多元化 抗风险

  物流网络作为全球贸易的“动脉血管”,其高效运转与数字化升级对产业链畅通及全球贸易复苏至关重要。然而,地缘政治紧张、国际经贸规则碎片化等风险,正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形成冲击,物流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论坛中指出,2025年或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变局中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年份。他强调,一方面,外贸企业需以韧性支撑供应链,通过构建多元化、抗风险的供应链体系,应对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推动全球物流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革命重塑物流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以智能化物流和智能化供应链和全球各国企业建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挂钩不脱钩、合作不对抗、开放不封闭”的全球经贸新秩序,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并将挑战转化为转型升级的机遇。

  会上张燕生呼吁,外贸企业须保持战略定力,以开放合作姿态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全球化中稳步前行。

  降本增效 绿色低碳

  当前,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为物流业注入新动能。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不仅重塑消费场景,更倒逼物流业从单一“线性服务”向“全链条服务”转型。例如,跨境直播电商、全托管模式、小单快反等新业态,推动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流程优化等方式降本增效,并响应绿色低碳要求。

  然而,新一轮贸易壁垒的阴影笼罩全球市场,或将进一步挤压物流企业利润空间。要如何在波动中突围?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少外贸企业早已提前布局或加速开拓欧洲、中东、日韩、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东南亚市场,积极贯彻“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分散原则。物流行业可根据客户需求积极调整自身业务布局。

  针对当前挑战,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马仁洪认为,物流行业需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数字智能生态转型等趋势,通过发展‌枢纽产业、低空经济、跨境物流‌等新业态布局新质生产力;依托‌智慧物流技术升级‌和‌多式联运要素重组‌,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推动枢纽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