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在深中通道上行驶。

乘客有序排队上车。
近日,深中跨市公交专线迎来一个新的数字里程碑时刻:自2024年6月30日开通以来,累计客运量已突破2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7400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7000人次。这一串串跃动的数字,不仅记录了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的成长轨迹,也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蓬勃生机,为“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通讯员赵晓玲
见证湾区融合加速度
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的开通,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深中两地居民翘首以盼的民生工程。据统计,自开通以来,该专线累计发车达6.6万余班次,营运里程超过400万公里。这条“流动的纽带”不仅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更激活了区域经济与人文交流的活力。中山公交集团通过主线与接驳线的有机结合,构建了覆盖中山全域的公交网络。目前,博览中心公交枢纽配套21条接驳线,辐射全市所有镇街;中山国际人才港和火炬枢纽站分别配套8条和9条接驳线,进一步织密了区域交通网,为旅游、商务、探亲等多维度的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
一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
大桥飞架,缩短的是时空距离,连接的是烟火人间,牵起的是情感纽带。梁小姐和她的丈夫分别在中山东区和深圳南山工作,过去他们只能周末相聚。如今,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的开通让他们告别了“周末夫妻”的生活。梁小姐的丈夫每天清晨乘坐跨市公交,跨越伶仃洋,再转乘地铁抵达深圳南山的公司。尽管通勤时间较长,但夫妻俩现在可以一起享用早餐和晚餐。这座跨海大桥,不仅承载着他们的日常通勤,也托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统计,深中跨市公交专线惠民购票活动开展以来,中山公交集团已售出约4500张月票,单人最高购票纪录为13张,显示出市民对这一交通方式的广泛认可。
为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需求,中山公交集团于2024年12月开通了深中跨市公交专线T01B线火炬开发区延长线,覆盖出行需求旺盛的火炬开发区。此外,中山公交集团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深中跨市公交联名卡,为市民提供三重“开卡礼”:公交文创品1份、深中跨市公交车票3张,以及2025年1月至6月期间每月1000份的5折购票优惠。
为丰富乘客的出行体验,中山公交集团还结合深中两地的文化特色,推出了10多款文创产品。这些产品融入了深中大桥、深中两地市花“簕杜鹃和菊花”、孙中山纪念堂、深中跨市公交枢纽站等元素,既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乘客的旅途增添了趣味。
筑牢出行安全保障
在安全运营方面,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始终将乘客安全放在首位。为确保行车安全,中山公交集团引入了多项智能安全技术,包括DSM驾驶员监控系统、DSC盲区预警系统、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易燃品探测系统等。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控驾驶员的行驶状态,有效预防潜在风险。自开通以来,该专线未发生一起较大或以上安全事故,为乘客提供了可靠的出行保障。
深中跨市公交专线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众多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39名驾驶员在复杂的路况中始终保持高度专注,确保每一趟行程的安全与顺畅。与此同时,站务员、维修技工、运调监控员和视频监控员等幕后团队也为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站务员为乘客提供购票和导乘服务,维修技工负责车辆的日常维护,运调监控员实时调度车辆,视频监控员则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全过程监管。正是这些台前幕后的共同努力,才让这条跨海公交专线成为连接两地的“安心之桥”。
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客流突破两百万,不仅是一个数字里程碑,更是大湾区交通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未来,深中两地运营单位将继续深化合作,以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为契机,不断提升深中跨市公交专线服务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继续书写湾区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