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金融专题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数字金融更成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支撑,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在金融行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广州工行”)始终勇立潮头,深耕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服务智能化、场景化、生态化升级。通过科技筑基、AI赋能、创新驱动,广州工行不仅实现了自身经营质效的跃升,更以“数字金融之力”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文/林晓丽、邓玉洁
科技筑基
全链智变打造金融新生态
动动手指,贷款秒批。在广州,中小微出口企业正获益于工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针对外贸企业融资难、跨境结算慢等难题,广州工行推出“跨境e贷”线上融资产品,依托进出口大数据模型,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核定授信额度,单笔业务融资期限最长可达一年,最高额度1000万元,且支持信用贷款。自产品推出以来,“跨境e贷”累计放款金额超亿元,助力外贸企业“出海无忧”。同时,围绕贸易新业态客户跨境收付业务的痛点,广州工行借助行内科技力量,通过与客户、监管机构进行多方的系统、数据互联,实现贸易新业态跨境结算的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打通贸易新业态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广州工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流程重构破痛点,精准赋能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广州工行以“数字技术+业务场景”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智慧金融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通过自主研发“信小管”“普惠易掌通”“智慧尽调系统”等关键系统,广州工行实现信贷管理、利率审批、反洗钱尽调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广州工行搭建普惠数字化平台,通过开展专属评级、建立授信模型等方式,构建企业融资画像,将知识产权、土地产权等无形资产转变为有效资产,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信用类特色场景线上融资产品,为小微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开融资的另一扇大门。“如适用于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优质科创型企业的“粤科e贷”,基于该类企业的日常经营数据、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技术数据构建了客户筛选、额度测算及风险监测专属模型,为科创企业提供更精准的融资支持。”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AI赋能
数智融合激活发展新引擎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和应用,AI大模型与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的金融行业具有高度契合。广州工行依托总行坚实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数智融合新发展模型,将AI融入风控、营销、客服等场景,推动金融服务向“千人千面”迈进。
智能风控筑牢安全屏障。广州工行创新研发“智能内控音视频监测分析系统”,通过AI实时解析网点音视频数据,精准识别违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音视频风控模型和业务交易监测等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监测体系,深化落实内控合规数字化转型工作;自研智能内控管家系统,搭建机构与员工双维度风险画像,实现各分支行机构内控案防指标监测和员工近三年合规履职情况的详尽追踪,为全行内部控制提供了精准的决策支持和动态评价体系。
智能营销精准触达客户。依托“数据中台+AI”模式,广州工行打造“千人千面”营销体系,通过外呼模块进行个性化营销触达。2024年广州工行整体外呼量达1740万通,约节省人力200人。
智能服务提升体验。广交会期间,数字人“工小智”以多语言智能问答服务全球客商,接待咨询超10万次;网点智能机器人则引导客户办理业务1.1万人次,业务办理效率提升40%,客户满意度达98%。
拓展场景
推动数字人民币生态构建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货币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自2022年4月启动试点以来,广州工行抢抓广州作为第三批试点城市的契机,大力推动数字人民币生态的构建。
据了解,作为广州地区首批试点机构,广州工行构建了全行上下联动机制,通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组建30余支推广团队,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网格化运营体系,借助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和数字人民币交易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积极建设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为完善金融服务、提升用户资金清算便利性提供基础支撑。
“双轮驱动”,构建数字人民币应用新生态。广州工行一方面通过“工享有礼”“爱购数币”“转账有礼”等系列特色营销活动,吸引客户体验数字人民币便捷的支付方式,提升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另一方面,紧密围绕民生、政务、交通出行等日常消费场景,发挥工行技术创新优势,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数字人民币推广中,广州工行利用AI动态匹配客户需求,实现目标客群的有效触达,提升用户转化率。截至2024年底,广州工行累计个人钱包及对公母钱包开立规模稳居广州同业前列,落地场景超30万个。
创新引领
以数致新共绘金融新图景
令人瞩目的是,广州工行以技术突破驱动行业变革,多项成果获权威认可。其自主研发《一种面向银行的多级算力资源调度方法》,解决传统网点算力资源调度效率低的问题,正在申请国家专利授权;连续两年获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数字金融优秀单位”称号,成为区域金融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备受关注的是,广州工行正全力推进“全员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孵化工程”,用科技力量解决“人力资源有限、业务量倍增”这一经营难题。截至2024年底,广州工行上线RPA总场景数达299个,全年可节约人力约173人。为解决“长尾客群”维护难题,广州工行通过数据湖、驾驶舱获取超2000万条标签信息,打通总行智慧大脑接口并对接“慧用数”平台实现客群标签的组合,应用于客群深度营销。2024年零售线条开展近90场线上活动,触达客户81.57万人次。其中,代发客群年内活动触达客户近7万人,全年代发金额增长近112亿元,同比增长5.78%。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广州工行将继续以科技和数据能力提升为基础,以金融服务产业化为核心,以融入数字经济生态为突破,深化数实融合发展,创新特色应用场景,以“数字之笔”书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赋能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为建设金融强市和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