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变增量 闲置变有用
何颖思、穗财宣

  去年底,一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漫游喵境”嘉年华在广州云台花园上演,动漫IP与国家级非遗技艺“跨界合作”,吸引大批游客打卡。这是广州推动公共场馆园高质量运营工作落实落地的一次成功尝试。

  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广州财政部门持续推进城市运营管理改革,积极盘活国有资源资产资金,提升广州市公共场馆园运营水平,保障了财政收入稳定供给。

  文/何颖思、穗财宣

  盘活大体量资产 带动存量提质焕新

  去年,广州文化中心由太古地产旗下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价以21亿元成功摘牌,未来文化中心将作为广州太古汇的组成部分,引入更多首店、旗舰店、特色店及创意业态,打造为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全新地标。

  据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文化中心项目建成以来,一度因项目确权、投入使用方向调整、物业体量太大、原有结构改造成本投入高、与周边业态融合定位等原因,无法充分发挥该项目大体量资产效益。经过在建筑使用功能、周边服务规模、商圈业态规划等方面创新盘活思路,最终实现了该项目资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这是广州市重点项目出租出售盘活的一个缩影。“去年广州加大了闲置低效资产出租、出售力度。”上述负责人介绍,经过多轮大规模深层资产盘活后,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剩余闲置国有资产情况复杂,存在产权不清晰等历史遗留问题,盘活难度大。对此,广州财政部门排除万难、千方百计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产盘活利用。重点关注、持续跟踪面积较大、盘活时间跨度长、预期收益高的重点物业,分类梳理研究,综合考虑物业现状、经营用途、发展需要等因素,一事一策提出盘活思路;加强部门协同,共同推进解决项目在产权界定等环节的历史问题。

  多项举措之下,资产盘活堵点进一步打通,盘活进度明显加快,广州成功完成了低效的大体量资产和重点项目的出租出售盘活。比如,以太广场物业、流花湖得宝、白宫物业等顺利完成新一轮招租工作,成功实现盘活。这些大体量资产的盘活,不仅实现溢价成交,资产效益得到最大保障,同时实现推动旧物业旧空间业态升级,带动存量提质焕新。

  创新运营理念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大体量资产获得盘活的同时,公共场馆园也得到高效运营。“近年来广州有大量公共场馆园投入使用,大部分区域位置优越,但部分设施运营效益不高、业态相对单一、服务供给不足。”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围绕“创新、提质、增效、降本”,广州创新公共场馆园运营理念,在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既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大体量资产价值,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优化城市运营成本,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一方面,广州明确符合出租条件的公共场馆园可利用一定比例的建筑面积作为辅助性服务区域,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支持公共场馆园在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特色化活动,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此外,支持公园通过举办临时活动等形式,与科普、文化等多领域联动,打造“公园+”多元消费场景。

  公共场馆园高质量运营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云台花园引入社会资金开拓了公园景区夜游文旅市场,在拉动公园假日经济、实现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秋、国庆假日夜间云台花园接待游客约9万人次,收入近200万元;活动期间带动现场安保、保洁、旅游服务、表演等就业岗位近500个;活动吸引了大量人流,同步带动了云台花园周边餐饮、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市文化馆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活动成本,2024年大半年已开展活动2000余场,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挖掘盘活潜能

  “目前,国有资产盘活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领域,整体盘活利用率有待提升。”提到为何开展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盘活工作,广州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挖掘潜力、释放活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部署资源资产资金盘活工作,这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保障财政增收节支等具有重要意义。

  市财政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改革谋划,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盘活新机制,加强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从“大资产”的全局角度出发,从单一的资产拓展到资源、资产、资金,全面涵盖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等各类国有资源资产领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挖掘盘活潜能。全面增强财政资源统筹和管理能力,创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提升资源资产资金效益,实现资源变资本、低效变高效、存量变增量、闲置变有用。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