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远景(2050年)方案示意图


10月15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征求《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公众意见的公示”正式发布。根据该公示,至2050年,佛山规划远景轨道线网共22条(其中佛山线路15条、广州线路7条),线路总规模约786公里(其中佛山线路长677.1公里,广州线路长108.6公里)。未来,将有17条轨道线连接广佛,进一步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和区域融合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智、黄健源
权威发布
广佛核心区力争实现30分钟直达
记者从公示方案中了解到,《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的规划年度是以《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编制依据,规划期与其保持一致。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至2050年。规划目标分为“3060”时空目标和“5050”客运目标。
其中,“3060”时空目标,即实现广佛核心区30分钟直达、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核心区与其他组团30分钟互达;市域组团间60分钟互达;60分钟广佛通勤圈;60分钟湾区交通圈、重要枢纽辐射。“5050”客运目标,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5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0%。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根据规划策略,佛山将整合铁路、枢纽设施、城市轨道等系统资源,打造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一体化轨道系统;深化落实广佛轨道一体化规划的战略意图,支撑广佛高质量发展,提高广佛极核的区域辐射带动力;适应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新要求,增强城市重点发展地区轨道服务,引领城市的集约高效发展,推动强中心战略的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客流走廊主要走向,明确轨道具体走廊优化线路规划布局。
热点解读
未来五区均有轨道线直达广州
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将会强化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战略引导,促进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构筑区域融合的开放式轨道交通网络。整合铁路、枢纽设施、城市轨道等系统资源,建立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的现代综合客运体系。
依据此次公示的规划方案,佛山规划远期轨道线网共16条(其中佛山线路10条、广州线路6条),线路总规模484公里(其中佛山线路长412.6公里,广州线路长71.4公里),其中共有14条线路注明终点站(广州),表示这些线路进一步延伸至广州。规划远景轨道线网共22条(其中佛山线路15条、广州线路7条),线路总规模约786公里(其中佛山线路长677.1公里,广州线路长108.6公里),其中共有17条线路注明终点站(广州),表示这些线路进一步延伸至广州。
目前,广佛已有三条连接广佛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从此次公示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来看,规划远景轨道线网中,将实现佛山全市五区均有轨道线路直达广州。例如,佛山禅城可通过佛山1号线、2号线等线路通达广州;佛山南海可通过佛山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等线路通达广州;佛山顺德可通过佛山1号线、2号线以及广州32号线等线路通达广州;佛山高明可通过佛山2号线、9号线等线路通达广州;佛山三水可通过佛山4号线、8号线、12号线等线路通达广州。可以看到,每个区未来至少有两条线路通达广州。
记者观察
新线网规划,将为两大区域释放红利
从此次修编后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记者注意到,未来多条规划线路,将集中在两大区域,即南海区(中部、北部、东部)以及顺德区(中部、东部和南部)。这些区域,目前有的镇街已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辐射,比如南海狮山、顺德大良等。由于这些区域工业产业密度高,经济活力十足,新规划线路对于这些区域的发展以及城市品质的提升,都发挥重要作用。
多达22条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也将为佛山更多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开启新的引擎。比如,南海区大沥镇,目前虽然没有地铁覆盖,但该区域近年来网红经济、人文经济蓬勃发展,并且已纳入佛山新的中心城区。从这次规划中,记者注意到,该镇未来的地铁站将多达7个,“轨道上的大沥”将在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中,步入更快的车道。
在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本次修编还特别注重佛山各个区域与佛山中心城区的融合。为了实现市域组团间60分钟互达的目标,新规划的线路,将从佛山中心城区向佛山各个镇街延伸辐射。未来,距离佛山中心城区70公里以外的高明区更合镇,也将有地铁可达中心城区的文华公园。此外,新规划也将在此前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佛山重要轨道枢纽的轨道线路,例如在建的广湛高铁佛山站,未来有望实现3条城市轨道线途经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