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撤销专业的未竟之思
庹亚男

  近日,国内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公告,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31日,已有19所大学发布相关公告,撤销或暂停招生的专业共计99个。(8月20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高校专业调整,牵动人心。毕竟,专业撤销之后,学生可能尚未出校门,就丢了“娘家”;教师也可能被动了“饭碗”,没了职业安全感和专业归属感。一所高校尚且如此,更何况多所高校成批量地撤销专业,引发的关注自然不少。比如,曾有高校宣布撤销31个本科专业,有人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尊重了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有人从高校增撤专业判断行业冷热,认为高校新增了哪个专业,哪一行就热门,而撤销了什么专业,就意味着这一行“不吃香”……

  应当承认,舆论场的热闹自有积极意义,可以扩大讨论的声量,倒逼高校在调整专业时更加审慎稳妥。但也要看到,一些舆论对高校专业调整存在误读、过分解读甚至是曲解,确有必要厘清。

  一方面,高校专业调整属于常规动作。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也就是说,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究其原因,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以及社会观念改变等,不同专业和学科必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与优化专业,也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调整也关乎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比如某个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招生情况不佳、专业定位与学校未来规划不相符等,学校“删繁就简”撤专业,就有利于合理调配资源。此外,毕业生的就业率、职业晋升状况、工作满意度、未来发展空间等,也是影响高校调整专业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高校专业调整,并不是以社会舆论认为的专业“冷热”为判断依据,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当然,无论撤销还是增设,高校专业都不能“拍脑袋”。从过去的“教训”看,一些专业要么是高校“随波逐流”的结果,要么是“跟着感觉走”的产物,它们或许满足当时的需要,但却因忽视市场需求、缺乏足够实力,最终“来去匆匆”。这提醒着我们思考,该以怎样的机制标准来新增、撤销高校专业?

  比如,要有严格科学的论证程序。有研究者指出,科学的论证,就是既要验证其可行性,也要论证其不可行性。只有通过反复对比、综合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才能最终决定专业取舍。同时,要以“招培就”联动作为出发点。“专业”一词,“专”字当头,“业”字收尾。从某种意义上看,专就是要让人学得精,业则是要让人能就业、立业。因此,更加注重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平衡,完善“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科学审慎调整与优化,才能延长专业“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