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虫共作” 绿色增产
曹菁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曹菁)近段时间,清远的90多万亩早稻进入了拔节孕穗期,今年采用新的“稻虫共作”种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打造现代化农业体系。

  在清远市清城区的大连村,眼下这里2000多亩的早稻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已进入拔节孕穗期,眼下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用无人机给水稻施肥,让它有足够的营养。远远望去,田里还有工作人员正在往这个稻田里的土里面添加禾虫卵。农技人员介绍,一方面是这些禾虫在田里生长的过程中,会以土壤的微生物,比如腐烂的稻根和茎叶为食,这样可以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禾虫到了田里面会钻洞形成气孔,它的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起到活化土壤、改良土质的作用,禾虫和水稻之间形成了天然的共生关系。

  “2023年试验田禾虫亩产达到90斤。”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学院副院长、农村科技特派员黄自通介绍,从2023年3月开始,源潭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大连村委会开始研究有机水稻田内禾虫高产养殖技术。水稻加禾虫的种养模式,既绿色环保又能提高收益。“2024年,团队计划选用10~20亩水源充足、自排灌便利的稻田开展试验,预计每亩投放45万尾禾虫标粗苗。”专家表示,团队计划通过扩大试验,进一步提高禾虫养殖产量,实现禾虫的人工繁育和集约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