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稳居“全国大学生第一城”
曾俊、林霞虹、王婧

  各地近期陆续披露最新统计公报,我国2023年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揭晓。广州以约164万的在校大学生总量,继续占据榜首。走在广州街头,平均每11人中就会有1位在校大学生,一线城市的人才储备与供给能力可见一斑。稳坐“全国大学生第一城”的密码是什么?如何能将这些人才流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林霞虹、王婧

  每11个人中就有一位在校大学生

  《202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广州在学研究生17.29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146.86万人,在校大学生合计164.1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此处所说的“在校大学生”,包含在学研究生和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202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还显示,2023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82.70万人。这也意味着,广州大约每11个人中,就有一位在校大学生。

  是什么让广州脱颖而出,坐上“全国大学生第一城”的宝座?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去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不含港澳台)。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数量超过100所的省份有江苏(168所)、河南(168所)、广东(162所)、山东(156所)、四川(137所)、湖南(137所)、湖北(132所)、河北(128所)、安徽(121所)、辽宁(114所)、浙江(109所)、江西(108所)。广东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从城市来看,北京拥有的高校数量最多,共92所。广州紧随其后,高校数量共84所。可以说,高校数量众多,让广州可以每年源源不断地吸引天南海北的年轻学子。

  对高等教育的建设,广州从来都是“大手笔”。近百年前,广州在五山规划建起了最早的“大学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在此“开枝散叶”;20年前,广州又在番禺小谷围岛建起一座崭新的大学城,并迎来首批高校进驻;10年前,广州大学城二期又在小谷围岛对面建起来,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分别进驻;此后,钟落潭高教园区建成,9所高校实现组团发展;今年,位于广州增城的广州科技教育城将实现所建职业院校全面入驻,这里将打造出一处南方职教的“高地”。

  近年来新建或筹建多所高校(校区)

  不仅高校数量多,广州的高校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办学实力。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建校超过百年,中山大学今年即将迎来建校百年,华南农业大学也将迎来建校115周年。

  在广州地区,目前,有7所“双一流”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这些“双一流”高校在全国拥有极大的吸引力,每年都吸引着全国的优秀学子。与此同时,广州地区高校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0个。

  近年来,通过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群建设、“冲补强”提升计划及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广州市属高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在开放办学领域,广州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22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开学,实现了广州市内地与港澳地区高校合作举办的独立法人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目前,港科大(广州)二期正在推进。

  除了港科大(广州),近年来,广州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还新建或筹建了多所高校(校区)。2023年7月,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全面交付。这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新工科”学院的校区,将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先行示范区、广州高等教育的新标杆,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此外,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等高校也正在筹建。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也在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和规模。

  正是因为高校数量多、办学实力雄厚,广东学子不用出省,就可以在“家门口”接受优质的教育。再加上广东的经济地位能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广东学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优先考虑在粤高校,而来高校林立的广州求学,自然成为这些学子的首选。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