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钱袋子”,为民生幸福加码
2023年01月16日  谭敏

  珠江观潮

  读懂广州

  扶持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建设、继续以财政政策稳就业、强化县域经济发展……14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审查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们针对预算草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如何用好“钱袋子”,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将更多资金投向基层,成为代表们的讨论重点。(1月15日金羊网)

  审查和批准上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预算草案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会议议程之一。政府的“钱袋子”投向哪里,不仅关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翻开《广东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广东财政做到两个“只增不减”——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全省民生类支出1.3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七成;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只增不减,始终坚持“紧省级、保市县”,省级下达转移支付等资金5315亿元,增长12.1%,增强县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此外,《报告》明确,2023年将强化民生支出保障,支持推出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举措。毫无疑问,这与省人大代表们重点关注的将更多资金用于保障民生和投向基层,是高度一致性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好“钱袋子”,将更多资金投向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领域,投向落实各项公共服务的基层,体现出的正是民生为重的发展理念,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千家万户向往的好日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民生“心愿单”上,无论是有代表提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学校设施设备建设,还是加大力度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都体现出了补齐公共服务民生短板的要求。补齐民生短板,不仅是兜牢保障底线,也有助于加快实现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民生投入多,不仅仅是花钱,还有政策导向作用。政府预算更多投向民生,也向全社会释放出强烈信号,吸引和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向民生领域、参与民生建设。汇聚社会各方的力量,丰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贵”和“难”的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民生政策在实施上更有保障,使民生福祉的成色更足,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

  用好“钱袋子”,意义重大。不仅要把该花的花出去,该省的省下来,而且还要严格加强资金监管,坚决防止跑冒滴漏,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群众身上,让政府的“钱袋子”不断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