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史前玉器亮相罗湖
2022年12月02日  王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记者昨日获悉,“可以攻玉——石峁别藏玉器对话当代玉质艺术”展已在深圳珠宝博物馆4楼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将作为深圳珠宝博物馆的年度大展,跨越新年和春节等重要节庆,展期持续至明年2月26日。

  展览分为琢玉成器、美玉通灵、式礼莫愆、别出机杼四个单元,展现距今4300年至3800年的石峁玉器与当代玉质艺术的对话与碰撞。展览将开辟出“治玉工坊”、“玉转乾坤”、“化境”等互动和打卡区域,让市民沉浸式体验玉之古今的魅力。

  本次展览由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刘云辉担任学术主持,由神木市石峁文化研究会会长胡文高与深圳珠宝博物馆馆长助理林喆曼担任策展人。

  展览展出的92件石峁玉器由神木宝源博物馆提供,这批石峁玉器种类丰富,玉质温润细腻,制作工艺精湛,有石峁典型的、不同造型的玉璇玑,也有现存世仅两件的玉人面像(另一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及目前国内已知最薄的史前玉钺等重点展品。

  这次展出的国内目前已知“最薄的史前玉钺”,是深绿色透闪石玉,最薄处的厚度仅为0.7毫米,充分体现了石峁玉器高超的切割打磨工艺,目前专家对于该玉钺的加工方式尚无定论。玉钺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这类形状似兵器的玉器,一般称之为“玉兵”。

  玉人面形佩是来自石峁文化的白色透闪石玉。双面雕,玉人头顶有一凸起的发髻,髻上有一单面钻孔,鹰钩鼻,口微张,阴刻橄榄形大眼,脑后有凸出的耳,颔下有颈,脸颊部有一单面钻孔。此玉人像以剪影式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头部侧视效果,适度的艺术夸张使人像眼部特征突出,生动传神。据悉,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石家河文化也都发现了玉人,且都数量稀少,史前时期的玉人像是先民宗教意识形态通过艺术提炼和工艺手法结合的外化表现,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