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日历簿”走红之思
2022年09月02日  刘硕

  “佳慧高考”“佳慧的录取通知书来了(西南科技大学)”“佳慧上大学去了”“佳慧放学回家了”“佳慧回西宁”“我和佳慧擦玻璃”“下午2点20分,佳慧拿上驾驶证了”……这是一个奶奶在日历簿上的记录,在孙女人生的每一个特殊日子,她都会记下孙女的点点滴滴。当这些日历被孙女发布在网上后,感动了众多网友:“奶奶记录在日历中的文字,没提一个爱字,却满篇都是爱!”(9月1日《成都商报》)

  如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让不少青年人通过社交媒体维系情感。日常交流,“朋友圈”点赞,分享身边故事……社交媒体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备忘录的生日提醒,过度的数字化生活,也让情感维系少了几分发自内心的真诚。

  小小日历簿,浓浓祖孙情。对于老年人来说,尽管通信技术更加便利,但在与亲人的联络过程中,他们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一页页的日历纸,就是他们的“朋友圈”,用以记录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孙女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成了奶奶日历中倍加珍视的内容。对于奶奶来说,生活最重要的,莫过于孙女的成长,将这些事件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页页翻过,就是她陪伴孙女一起度过的岁岁年年。这样的记录,奶奶坚持了很多年。这份浓浓的祖孙情,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对于不少异地求学、就业的人来说,那些被家人关爱着的回忆,是异乡游子难忘的温情,支撑他们度过最难熬的时光。

  除此之外,“奶奶日历簿”也引发不少人对文字记录的怀念。如今,数据存储看似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但也让情感表达多了几分随意。青年群体情感维系的保质期正在逐渐缩短。奶奶长长的日历簿,与青年群体“快餐式”的情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群发短信、随处可借鉴的情感小作文包围之下,这份跨过了岁月的“长情”,感动大众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对于数字时代快餐文化的反思。毕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在书写和等待中留存的情感,总是更加真挚。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