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创,让生活更诗意
2022年08月09日  李巧蓉

图样分别为:雪车、冰球、雪橇

“山茶”书法文创字样

李新贤手中的木偶正在书写。 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近日,刚开馆一个月就“一票难求”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一大批故宫馆藏重磅古代书画陆续登场,王羲之《雨后帖》宋摹本,北宋米芾的行书作品《研山铭卷》,兰亭八柱之《唐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在展品中别具一格,更有着超高人气,吸引了众多市民的久久驻足,不肯离去,中国传统书法魅力对国人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同样令人惊艳的是,随着书法文创“横空出世”,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魅力。打造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是融入生活的书法文创,让“阳春白雪”的书法艺术走进百姓生活,因此成为培育人们关注中国文化、热爱生活美学理念的一种方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弄潮儿”创新设计

  紧追热点注重质感

  在广州大学城的一间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去年刚刚从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的杨子满,作为一位“弄潮”书法文创的年轻人,他专注于将书法与传统篆刻技艺结合,打造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书法文创”。“我主要是把书法、篆刻运用到年轻人喜爱的项链、手链等饰品的设计中来,将传统书法文化作为创意来源,将不同书法字体作为基础元素,进行设计演变,注重质感和潮流的融合呈现。” 杨子满说道。

  在广州求学生活多年的他就围绕“花城广州”这一创意点,挑选出代表十二个月份的花,刻了十二方印,由此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文创项链。

  “像‘山茶’的文创项链模拟了远山与小山村的景象,借鉴了国画的写意与缥缈,当然这是在保证字的正确性的前提下去完成的。山的字势与茶的字势在静态画面中寻找一种动感,右上角的云让画面带有灵动的感觉。”

  在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为致敬冰雪运动,杨子满历时一个多月,用中国传统篆刻技艺和书法的艺术形式,把20多个经典冰雪运动项目的名称,刻在一方方石印上。这些冬奥主题的印章设计感十足,古代传统文字中的“静”结合冰雪运动里面的“动”,印在纸上,方寸间既像图形,又是汉字,生动且雅致。杨子满介绍,创作的时候会查阅大量古文字资料,还需要大量观察滑冰滑雪每个项目的细节还有运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再去想怎样把两者有机结合。比如滑冰项目是由滑冰的篆文组成,赛道部分为“滑”字的三点水与冰中的“水”字,运动员的人物形象是“骨”字,脚下穿的冰鞋是“冰”字左边的两点水,“要让大家一眼看得懂这是什么运动,同时又能展示我们的书法篆刻文化。”

  “守艺人”焕发活力

  非遗木偶挥毫一鸣惊人

  会写字的木偶你听说过吗?广东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新贤手中的木偶就能做到。

  在一次非遗木偶戏表演现场,只见李新贤牵着三尺悬丝,控制木偶在宣纸上泼墨挥毫。提笔、蘸墨、落笔,横竖转折间,“国泰民安”四个大字一气呵成。

  与传统剧目相比,独出心裁的木偶书法,难度系数很高,李新贤通过十余年反复的研究、练习,尤其是为了找到合适位置安装提线,木偶的小手被钻了50多个洞,才解决了木偶自如书写的技术难题,终于使之前空有书写动作的木偶得以真正“挥毫泼墨”,创编出新的节目《提线木偶书法》,更在第五届国际木偶节中一鸣惊人。

  以非遗文创传承中华传统书法文化,书写了所有“守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也让书法艺术在当代以多元形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大咖论道

  传统书法融入现代生活美学理念

  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很高的艺术表现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把书法字形与家居相结合,书法线条的审美特征,也让家居设计更简洁、更富于变化的流畅度;把书法的内容植入生活空间中,轻松时刻也能感悟作者闲适心境……如今,将书法艺术生活化、文创化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文创界,不少人都认为书法过于传统,难以设计成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实际上书法文创在未来一定是非常有潜力的领域。”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费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费勇认为,“现在生活美学理念正流行,文创产品也不只是聚焦艺术专业的‘小美学’,而是融入生活情景的‘大美学’,应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就是书法文创所迎来的机遇。”

  “小篆的神秘婉转,隶书的沉稳豪迈,楷书的端庄大气,草书的豪迈奔放……再加上不同字体结构所具有的多重内涵的解读,将书法审美性与功能性相协调,就能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创设计。”费勇说,比如当你站在“闲”字的篆书作品前,你会发现,它可以拆成“门”和“月”,正是闲看门中月,我们想象着古人从门框中看到远处天空中月亮的景象,是不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呢?不正提醒我们别忘了要诗意地生活吗?

  费勇还分享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书法文创,“它是一个镜框类的装饰品,一眼看上去是一件书法作品,写的是‘心’字,但其实细细端详,一撇一捺中似有迢迢山水隐藏其间,心烦之时看上几眼,很是赏心悦目。”

  “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正在渐渐模糊、融合甚至消失。对传统书法文化来说,回归生活是最好的传播,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费勇说,“当人们使用书法文创产品,他们会潜移默化地了解——书法积淀华夏文化五千年的古老传承,从象形符号到篆、隶、楷、行草诸体,从用笔、结构、造型等的不断演化……当更多的人于书法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当更多的人于历史中找到民族一脉相承的源头,文化自信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