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房补”精准惠企 都市工业发展破难题
2022年08月09日  何钻莹

广州星群制药厂忙碌的生产车间

  稳中求进探一线 ②

  广药陈李济厂与橘香斋合资成立的广州陈李济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落户海珠;鼎汉技术在原有轨道空调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在海珠区增设轨道电源、轨道交通信息化与安全检测业务板块……

  尽管众多都市工业选择海珠离不开其逾百年的工业发展基础,但作为中心城区的海珠,在发展都市工业过程中,用地成本高已成为企业落户的一大痛点。产业生态好、人才聚集、生活配套成熟……一系列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但在高昂的用地成本面前,对用地有大量需求的制造业往往只能望而却步。

  就在上个月,海珠区出台《促进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简称《办法》),有效期三年。当中详细列出了七大惠企举措,将对都市工业企业经营发展给予大力度的精准扶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工业和信息化科负责人告诉记者,3年最高达1500万元的“工业房补”是《办法》中的亮点措施。“我们招商时希望企业项目的核心环节能真正落地在海珠。所以从用房成本出发,有针对性地给企业解决关键问题。这是海珠在工业板块首次推出的精准扶持措施。”上述负责人表示。

  翻阅《办法》可见,海珠区计划对新落户产业园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租赁自用产业用房,按规定完成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且已支付租金,且企业每年产值实现正增长的,从首个纳统年度起连续3年按照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产业用房补助。而对区内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搬迁进入产业园内,按规定完成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且已支付租金,且企业每年产值实现正增长的,连续3年按照每年不高于200万元给予产业用房补助。上述负责人表示:“制造业的租约一般都是三年起租的,所以我们的用房补助也是连续三年实施。”

  事实上,历经转型升级后的今天,工业仍是海珠区的经济支柱性产业。数据显示,2021年海珠区规上工业产值680.38亿元,增长21.1%;规上工业增加值126.85亿元,增长19.2%,产值增速及增加值增速均居全市第一。海珠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把都市工业作为六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将充分借鉴香港、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中心区域工业化发展趋势,发展轻生产、低能耗、零污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都市工业。

  《办法》的出台,只是目前海珠区推动都市工业发展的其中一步。针对制造业载体缺乏这一发展瓶颈,海珠区活化利用资源,建好产业承载“新空间”。目前,海珠区正在打造辖内4个特色都市工业园区,释放产业空间。

  今年2月,海珠区动工建设辖内最大的都市工业园珠江科创园。位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片区地上建面约49.24万平方米,这一园区未来将有35万平方米的空间用于工业上楼。整个园区预计明年年底可以建成使用。珠江科创园的打造是海珠区突破制造业载体缺乏迈出的重要一步。而在载体落地使用的这段时间内,海珠区正在不断引进项目,且先推出利好措施让项目成长起来,待到制造业载体打造完成之后,成熟的都市工业将带给海珠更多的空间。

  除此之外,海珠区还绘制了都市工业发展“线路图”,梳理总结出适合海珠都市工业发展落地的“研发+制造”“总部+分部”和“品牌+代工”等三个路径,充分发挥区内美妆服饰、大健康等行业核心企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势,通过供应链流程优化等方式,带动产业链变革提升,开辟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的发展新路。

  稳中求进 海珠有“数”

  71

  海珠区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为71家,亿元以上企业29家。截至2021年末,全区产值超10亿元企业共7家,其中供应业4家,制造业3家。

  95%

  海珠区规上工业形成燃气供应业、医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六大支柱产业,共计41家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超过95%。

  4

  海珠区正在打造辖内4个特色都市工业园区,释放产业空间。今年2月,辖内最大的都市工业园——珠江科创园动工建设。

  3

  海珠区绘制了都市工业发展“线路图”,梳理总结出适合海珠都市工业发展落地的“研发+制造”“总部+分部”和“品牌+代工”等3个路径。

  10000000

  《办法》提出,对经济贡献较大的制造业或供应业企业,每年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设立企业发展奖、“单项冠军”和示范项目奖等奖项,对符合条件的当年最高给予1500万元资金奖励。